这里记录《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习惯四的习题。

问题一: 想一想接下来你需要利用沟通与人达成一致或得到解决方案的机会。确保你在“敢作敢为”和 “善解人意”之间保持平衡。

:其实,基于我目前的情况,可以预见到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基本不会在工作上有这样的机会。生活中, 更多的是和女朋友,家人以及朋友交流,其中涉及到解决方案这样的情况也不多。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 在这里谈谈关于敢作敢为善解人意的理解。

敢作敢为代表表达自我善解人意代表体谅他人。赫兰德·萨克森年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成 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以下讲讲自己的经历。

从小,家里人就教育我要“多考虑别人的想法”,学校的制度也更加倾向于表扬那些愿意为他人多考虑的同学。 作为家里人的骄傲,班上的榜样,我自然受这种思想影响颇深。深到什么程度呢?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首要 考虑的不是自己喜欢哪个学校,而是我上哪个学校会让家里人高兴。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上了大学,成天泡在图书馆里读书。这书读得一多,人的怀疑精神就上来了,就容易否定一些事情,尤其是 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那个时候,我开始反抗家人的一些控制,正面驳斥他们的一些观点。强烈的表 达欲几乎让我和他们的每一次讨论最终都变成争吵。显然,那时的自己,表达自我占了上风。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经历了一年的文档作业之后,我决定离职,这个想法让我感受到了家里人最强烈的反对。 我开始不给家里人打电话。双方就这样僵着。后来,爸爸主动向我打了电话,他向我传递了清晰的信号,家里选 择尊重我的想法。那是我们第一次在电话中没有争吵,没有抬扛,双方做的只有表达和倾听。我又一次体会到了 家人的感受,与之前不同的是,这种感受只源于爱。那时以后,善解人意又一次占了上风。

现在,我和家人沟通顺畅,在“表达自我”和“善解人意”方面做到了一个基本的平衡。和他人交流不多,但现实还是 迫使我努力将这个平衡应用到和同事,朋友交流方面。希望未来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问题二: 把时常妨碍你使用的双赢思维的障碍都列出来。消除那些属于你影响圈内的障碍。

:时常妨碍你使用的双赢思维的障碍:

  • 忌妒朋友工资高
  • 遇到问题耻于开口求问

我会忌妒别人的工资比自己高,甚至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这样。有时,这种忌妒会使友谊渐渐褪色,进而抹杀掉一些 达成双赢的机会。我的舍友大脸是我大学同学,我俩认识到现在已经有六年多了。毕业的时候,我、他还有一个他的高 中同学一起合租。开始的时候,我们相处的还挺愉快的。但是,一年之后,我偶然得知人家的工资已经18k了,再一看自 己的工资,刚刚超过人家的一半,心里就慢慢开始不平衡了。渐渐的,我开始和他一起玩就没有之前那样积极了,客厅的 水也不打了,改成自己默默的买水喝。到后面,我和他交流越来越少,说话越来越客气,双赢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了。

工作中,遇到项目上不懂的问题,我一般会选择自己搞清楚,哪怕多花一些时间,也不愿意向他人开口请教。一方面,是 自己崇尚的黑客文化使然;另一方面,则是自己下意识选择不和大家交流的结果。交流是双赢产生的前题,自己不和大家 交流,自然就产生不了双赢的机会。

这两条都是在我的影响圈之内的,关于第一条,也就是忌妒朋友工资高,我认为已经暂时消除了。原来在一起合租时,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看到朋友,就会自然的想到人家工资比我高,进而就有了忌妒心;现在我和对象搬去单身公寓 住了,不见朋友,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心中的忌妒心理慢慢就消失了。

第二条,关于向他人请教这个课题,我认为我应该改正自己的态度,乐于和大家讨论自己感兴趣的点,竭力避免为了和 大家讨论而讨论

问题三: 选择一段你想要达成共赢的人际关系。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写下对方对相应解决方案的看法。然后从自己的 角度,列出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跟对方沟通,问问他/她是否愿意协商,直到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一直以来,我都在和心中的另一个我做斗争,这或许听起来会有点奇怪,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实际上,我想借这道题目,和心中的另一个我就以下的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赢的人际关系。

解决方案

从2021/10/18日起,我每周的学习计划变为:周一,周二,周四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周三,周五的晚上,周六和周日的时间用于 完成那三天因各种原因未完成的学习内容,从而保证每周的学习时间总时长不少于三小时,剩余的时间自己安排。

心中另一个我可能会对以上的解决方案有如下看法:

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接受!每周的学习时间从不少于五小时变成不少于三小时,你是在开玩笑吗?原本学习进度就慢,现在到好, 竟然还减少学习时长,打算破罐子破摔了吗?

你想想看,你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一周5天工作时长就40小时了;而你一周的学习时长才3小时,照着这个速度,要花13.3周≈94天才 能完成你平时一周工作完成的事情。这也太慢了吧!

自己对以上的解决方案的看法:

因为以上的方案就是自己提出的,自然是自己同意的。它对我有如下好处:

  1. 充足的自由时间,可以分配给其他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使自己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2. 更少的强制要求的学习总时长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改善目前的身体状况

这个解决方案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就像心中另一个我所说的,这个学习速度太慢了。

总体而言,我认为利大于弊。而且,这个解决方案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只要方向不变,就一定能收获自己追求的东西。

跟对方沟通,问问他/她是否愿意协商,直到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这个我就不沟通了,自己也无法和心中另一个自己进行沟通。目前解决方案已经确定了,写下这些,为了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问题四: 想想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三段关系。试着在每段关系的情感账户中找到使你情感收支平衡的证据。把你从这些关系中 支取情感的具体方式写出来。

: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段关系是:

  1. 我与自己的关系
  2. 我与父母的关系
  3. 我与伴侣的关系

在我与自己的关系中,我认为这个情感账户已经透支,所以无法找到收支平衡的证据,但是可以找到透支的证据 -- 不自信。像开头对情感账户 的描述一样,这个情感账户中储蓄的是信用,自己对自己的信用,也就是自信。我通过完成自己给自己制定的目标,遵守自己给 自己订下的规据来增加情感账户的收入。同样的,支出方式也是信用。有时,我会找各种借口来拒绝完成一些任务,从而造成失 信。比如原定午睡30分钟,结果时间到了也不想起床。目前,我因为发生了太多的失信行为,导致自己很难相信自己。

在我与父母的关系中,我认为这个情感账户是平衡的,平衡的证据是:在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情上,我和父母可以很好的沟通,相互帮助, 并一起成长。我支取的方式主要有产生失信行为,因为某些借口对他们疏于关心。产生失信行为,比如答应帮他们去查一种药物的资料但却 没有做。疏于关心,没有做到原定一周一次的电话关心。

在我与伴侣的关系中,我认为这个情感账户是平衡的,平衡的证据是:在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上,我和沄宝可以很好的沟通,互相帮助, 一起成长。我支取的方式主要有产生失信行为,疏于关心。失信行为,如约定好的午睡20分钟起来做手抓饼,但是闹钟响了却不想起床。 疏于关心,如,她告诉我她今天不开心,而自己因为在看书不想被打扰所以就没有追问“为什么不开心”。

问题五: 深入地思考你的处事方式。是双赢还是一方受损?这种处事方式会不会影响你与别人的交往?你知道影响这种处事 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吗?衡量一下这些处事方式在你现在的处境中是否有益。

:自己的处事方式是独善其身。当竞争和对抗意义不大的时候,独善其身是大多数人的处事方法。这种方式有时会影响自己与他人 的交往,如,大家都在热烈讨论某一项事物的时候,自己因为觉得这项事物没有讨论的必要,或是因为不感兴趣就一言不发, 别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有些高冷,不太好接近。

这种处事方式来源于对自己目前处境的判断。自从两年前来到富士通以来,我对自己的评价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在我看来, 富士通不是一家好的公司,南航那一届学生中,只有我一个人选择它,同样进来的新同事中,大多都是一些二本,三本的学生,这让 我一个南航毕业生觉得自己的层次已经严重掉档。在这种环境下,巨大的自我否定加上不小的生活压力,使得我没有心情和动力去和 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我想爬上去,去比富士通层次更高的公司,去和自己同届的同学所在的一样的平台。因此,比起和大家讨论一些 影响圈之外的事情来消磨时间,我更愿意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目前看来,这一处事方式在我的处境中是利大于弊的。虽然高冷的形象使得自己不好接近,但是这同样使得自己可以更加专心的去完成 自己的计划。有几个关系不好不坏的同事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让你在公司表面上显得不是那么的孤独,但是对于一个致力于离开公司的 人来说,他可能更愿意拿这点好处去换取一些独处的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技术。毕竟,一旦离开了这家公司,你花在维系那些关系的时间 就白费掉了,不是吗?

问题六: 尝试着寻找一个善于使用双赢思维的榜样。他/她是否即使在困难的处境中,依然坚持主双方获益?现在就下定决心 更细心地观察这个榜样,向他/她学习。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无论是身边还是脑海里,都没有发现一个善于使用双赢思维的榜样。这里我可以谈谈自己对于双赢的理解。

双赢是理想的,和所有理想的事物一样,它在生活中是稀有的,是值得追求的。追求双赢,首先需要有双赢的意识,其次则 需要有双赢的实力,两者缺一不可。这里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2020年初,公司给我增加了1500的绩效,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工 作受到了认可,本着双赢的理念,公司给我钱,我要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我更加努力的工作。两个月之后,领导告诉我, 绩效从1500降到1000,理由是“1500中,1000是我应得的,500是一位休产假的主任的,涨绩效的时候人家不在,就 多分给我了500,现在主任产假休完了,要把500再分给她。”。我大感诧异,并多次找领导理论,最后一次理论,领导不耐烦的说“你 是本科生,本科生都是1000,你又没有干出突出的成绩,凭什么要求1500呢?之前多发给你了,现在才是你应得的。”这句话直接把 我从理想拉到现实,变得清醒了。之前,我以为,本着双赢的意识,就可以收获双赢的结果,殊不知追求双赢还需要拥有双赢的实力。

回到题目,当一个人或是公司,在困难的处境依然坚持双方获益,恰恰是双赢实力的体现。小米公司在股价腰斩时依旧相信可以和资 本达成双赢(双赢意识),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双赢实力),最终赢得了资本的认可,股价达到发行价的两倍,不仅让投资人赚到了钱, 也使得自己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双赢结果)。

双赢是一种强势文化,是一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丁元英在《天道》中曾总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觉悟”。 对于想要成就双赢的人来说,觉悟就是双赢意识和双赢实力,具备这样觉悟的人总会得到双赢的结果。好,现在我已经清楚了双赢的 觉悟,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的拥有这样的觉悟,以及向所有具有这样觉悟的人学习。

以上。